燃烧三百年的煤炭金来源配资,到底何时才能停止?
燃烧超过三百年的贺兰山煤炭,至今仍以每年燃烧量115万吨的速度持续着。
这一情况已经导致了超过10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五十年后,汝萁沟矿区的太西煤炭将迎来终结,此特殊资源恐怕会彻底消失。
PS:在2021年,我国对贺兰山煤炭进行过彻底调查,证明了三百年未曾中断燃烧的贺兰山煤炭情况属实。
由于燃烧不充分,火区产生了高达1.29万吨的颗粒物以及高达5324吨二氧化硫。
可燃烧如此迅猛的贺兰山煤炭,却无法用水直接扑灭。
1.贺兰山的现状
作为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贺兰山拥有非常庞大的野生植物群体。
其中国家级重要林区植物共有665种,动物180余种。
而在这个保存完整的生态保护区内,又蕴含着惊人的矿产物质资源。
仅以目前公开资料显示,达到标准的大型矿区已经超过十座。
作为其中开采量最大的煤炭,甚至让山西获得了“煤都”的称号。
据目前数据表明:贺兰山的煤炭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探索出了九层煤,矿区面积高达四十余平方公里。
整个贺兰山,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已经有十五亿吨了。
而其中的“煤中之王”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太西煤”。
作为“中国煤炭产区中心”以及“最重要的煤炭开采中心”,贺兰山超过三百年的煤炭自燃现象,正以每年损失超十亿元的速度加速流失。
而这种损失却无法人为扑灭金来源配资,也不禁让很多人痛心。
2.贺兰山的“燃烧之谜”
由于地处矿区,所以这种煤炭燃烧根本没有办法扑灭。
由于煤炭开采初期,古人并没有意识到“保护自然资源”以及“可持续开发”的重要性。
因此在开采初期,古人并未对贺兰山开采进行有效保护。
随着成千上万煤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同时,各种污染物也开始漫天飞舞。
由于矿工们地下、地上取暖时并不在意,火焰也随之而来。
而越来越多的小煤窑出现,也让火区范围逐渐扩大。
古人受限于科学技术以及人力资源,无法对火区进行有效扑灭,更是让燃烧情况愈演愈烈。
煤田的九层煤炭中,一旦点燃其中一层,就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。
特别是某些煤炭甚至直接露天储存于“大气”之中,让燃烧具有充足的氧气支撑。
直至今日,汝萁沟矿区二十八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探明了25处煤层自燃火区。
这些火区产生了约3.3平方公里的面积,深度最高达280米。
由于无法有效扑灭,它们正以每年十四至十六米的速度迅速向周边扩延。
而又因为无法隔离,火区扑灭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。
3.无法扑灭的“火焰”
由于煤炭燃烧强度极大,再加上范围广阔,因此扑灭难度极大,“用水灭火”更是天方夜谭。
其一、煤炭燃烧会消耗周围大量氧气,并产生二氧化碳。
人类根本无法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,长时间进行高难度的体力劳动。
其二、即便使用大量水浇灭火区,也只会带来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。
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下,它们会产生一氧化氢、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,让燃烧更加迅猛。
因此水不仅不能浇灭火区,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状况。
只有源源不断的水源,或许能实现“浇灭”的梦想。
但三百余年的降水都没能改变这一现实,也让人工用水扑灭成为了“空想”。
大家想到的办法,科学家们早就已经想到了。
可愈演愈烈的火势证明这些想法最终都无法实现。
结语
在经历各种努力与失败后,贺兰山的煤炭最终无可避免地燃烧着。
时至今日,我们对此依然随手无策。
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,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,侵删。
文:小昭 审核:梦愚编辑
文献参考:《二十四史》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战国策》《左传》《春秋》《吕氏春秋》等。
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。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