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航母上的 "空中利刃",咱们的歼 15 和美军的 F/A-18E/F"超级大黄蜂" 常被拿出来比较。这两款舰载机就像两位各有绝活的武林高手证星策略,既有过招的紧张,也有各自的看家本领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们的故事,看看咱们的歼 15 如何从 "稍逊一筹" 实现 "弯道超车"。
基本型:曾经的 "保守派" 与 "多面手"
早期的歼 15 基本型,就像一位行事稳重的选手。研发时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,不少技术沿用了歼 11B 的成熟方案。比如它的 "眼睛"—— 雷达,用的是平面缝隙阵雷达。这种雷达就像咱们平时用的普通相机,虽然看得准,但视野范围和清晰度比最新的数码相机差了点。搭配的 PL12 中距导弹和 PL8B 近距导弹,虽说都是好手,但多任务能力有点吃亏。比如同时盯着多个目标、边打边看这些活儿,干起来就没有对手那么灵活。
再看美军的 F/A-18E/F,人家的 "眼睛" 是 AN/APG79 有源相控阵雷达,这就好比换上了高清夜视摄像头证星策略,看得更远更清楚,还能同时干好多事儿。搭配的 AIM-120D 中距导弹和 AIM-9X 近距导弹,组合起来就像全能选手,不管是空战还是对地对海攻击,都能应付自如。所以在基本型阶段,歼 15 在多任务能力上确实稍逊一筹,那时候大家都说 "超级大黄蜂" 是个 "多面手"。
展开剩余67%歼 15T:脱胎换骨的 "空中猎手"
不过咱们的科研人员可没闲着,歼 15T 的出现,简直就是 "逆袭剧本"。首先给飞机换了套 "神经中枢"—— 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。这就好比给汽车换上了更智能的方向盘,操控更精准、更安全,飞机的机动性一下子就提上来了。机身还用了不少复合材料,就像给飞机穿上了轻便的防弹衣,体重减轻了,速度和灵活性自然就上去了。
心脏也升级了!配备的 AL31Fcep45 发动机证星策略,推力增加到 13.5 吨,推重比提升。这就好比给汽车换上了更强劲的发动机,起步加速那叫一个快。超音速和跨音速飞行时,歼 15T 就像踩着风火轮,把侧重亚音速飞行的 "超级大黄蜂" 甩在后面。
最厉害的还是 "眼睛" 和 "拳头" 的升级。换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超过 240 公里,比之前看得更远更清晰,而且能同时盯着好多目标,边看边打。还加了中波红外光电雷达,就算雷达被干扰了,也能靠 "红外眼睛" 锁定目标。搭配的 PL15 中距导弹和 PL10 近距导弹,那可是咱们的 "王牌武器"。PL15 射程远、精度高,PL10 机动性强,近距格斗时就像灵活的匕首。这一套组合下来,空战能力直接拉满。
各有千秋:谁更胜一筹?
现在再看这两款舰载机,歼 15T 在空战能力上那是绝对占优。超音速、跨音速性能好,雷达和导弹组合厉害,就像一个敏捷的猎手,专门针对空中格斗优化。而 F/A-18E/F 虽然在速度上不如歼 15T,但它的多用途性和舰上适配性更好。比如同时执行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,在航母上的起降和维护更成熟,就像一个全能的多面手,啥活儿都能接。
总结:找准定位,各显神通
其实这两款舰载机就像不同风格的运动员,歼 15T 在空战这个 "专项比赛" 中实现了超越,而 F/A-18E/F 在 "全能比赛" 中保持着优势。咱们的歼 15T 针对咱们的需求,在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,尤其是空战能力,让咱们的航母编队有了更强大的空中保护。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,说不定还会有更厉害的改进型出现。但不管怎么说,歼 15T 的逆袭之路,让咱们看到了咱们航空工业的进步,也让咱们对未来的舰载机发展充满期待。
总之,这两款舰载机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证星策略,没有绝对的谁更强,只有谁更适合自己的作战需求。咱们的歼 15T 用实力证明,只要不断创新改进,就能在高手如林的舰载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