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记者 殷悦
通讯员 产启斗
这个十一假期,多位外地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武汉地铁出行体验,称徐家棚、光谷广场等地铁站出入口数量不是一般得多,有的字母已经用到了UVW,“感觉26个字母都快被用完了”。
10月5日,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解发现华盛配资,武汉地铁的“出口密度”在多个换乘站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徐家棚站
作为承载5、7、8号线换乘的徐家棚站,已开通16个出入口,是武汉首座四层地铁站。因换乘距离长且空间大、装修风格独特,不少网友打趣称它:“徐家棚国际空间站”。
从北京来武汉游玩的佟女士走在徐家棚站换乘传送带上笑称:“第一次来武汉,地铁站大得令人震撼!准备去F口寄存行李,感觉走过了一个四季。”
华盛配资
值得注意的是,该站装修设计主题是“城市森林、湖光山色”,未来感十足,站内的蓝天白云和芦苇绵延,营造出了“风吹芦花飘,人在画中游”的视觉享受。
早在2019年,武汉地铁徐家棚站综合交通枢纽就获得了菲迪克“工程项目特别优秀奖”,首创“公铁合建地下车站”,完美整合地铁车站和越江隧道。
而在光谷,2、11号线换乘的光谷广场站也堪称“出口王者”。这座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体,一共有14个出入口。去年年底11号线二、三期开通,11号线光谷广场站开放11个出入口(含商业)。还创新采用“五行+角度”双重指引——以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传统文化主题进行导向,并以黄、绿、蓝、红、棕5种颜色对应区分,站厅内0至359度的圆周角度标识,让“我在105度出口等你”成为新流行语。武汉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设计是为匹配31400平方米环形站厅的空间布局,提升定位精准度。
光谷广场站
3、7号线交汇的武汉商务区站,出入口开通数量已超10个。站内“梦幻星空”主题设计使其获封“亚洲最美地铁站”。
武汉商务区站,图源武汉地铁
3、6、7号线换乘的香港路站则有8个出入口,作为汉口核心区交通枢纽,其出口覆盖了周边商圈与医疗资源,据公开资料显示:“如果把别的换乘站比喻为200平方米大平层的话,而香港路站则是200平方米的三层别墅,关键是这个别墅的每一层还不在一个平面上,是错开的,因此,通道多,楼梯多,其中手扶电梯达39部,垂直电梯4部。”
密集的出口与独特的指引方式,引发了大量趣味评论。有网友调侃:“在这些站里走一走,微信步数直接登顶”。
光谷广场站的角度指引更是引发创意互动,“以前说在A口等你,现在得精确到角度了!”“感觉自己不是在坐地铁,是在操作无人机航拍定位”。
出口密集源于站点衔接商圈、枢纽的功能定位,从字母编号到角度定位,这些“让人迷路又忍不住点赞”的地铁站,正成为武汉交通科技与城市活力的独特注脚。
您有什么在武汉地铁站发生的趣事吗?欢迎分享!华盛配资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